******的功效与作用
杏林舌

来源:为******科植物,草******、木******、中******的干燥茎枝。均为野生。
别名:龙沙(《本经》),卑相、卑盐(《别录》),狗骨(《广雅》
产地:主产于山西、内蒙、甘肃、新疆、河北等地。
植物形态:草******:草本状小灌木,高20~40厘米。本质茎匍匐土中,或稍露地外。绿色枝膜质鞘状,包于茎节上,下部1/3~2/3合生,上部二裂,裂片锐三角形。花单性异株,雄株花常3~5朵集成复穗状花)多单生于枝端,雌花二朵;成熟时苞片肉质、红色、内有种子两枚。
采收加工:立秋后霜降以前采收。太早则质嫩茎空,******硷含量小,受霜冻则色变红,暴晒过久,色发黄。均影响疗效。
性状鉴别:草******:细长圆柱形,有的带棕色木质茎。草质茎少分枝,黄绿色,节间有细纵棱线,节上有细小鳞片,2~3片,基部联合呈筒状,茎质脆,易折断,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内心红黄色(俗称玫瑰心,为******主要成分),微有香气,味苦涩。
以身干茎粗,淡绿色,断时有粉尘飞出,内心充实,味苦涩者为佳。
主要成分:含L-******硷、伪******硷、挥发油等。
药理作用:发汗、平喘、利水。
1、 发汗。仅在人加热时能增加其发汗量,动物实验尚未证实本品单独应用时有发汗效应。
2、 解热。******发挥油及其主要成分松油醇,对正常小白鼠均有降温作用。
3、 解除支气管痉挛。******硷和伪******硷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,且作用较缓和而持久,故能使呼吸平顺而止喘,亦即所谓“宣通肺气平喘”。
4、 利尿。伪******硷有明显利尿作用。
5、 升压。******硷能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,其作用缓进而持久,可维持数小时。
6、 抗病。******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炮制:切咀,1、生用;2、蜜制。
三种******原植物对照表:
名称 | 草****** | 木****** | 中****** |
全形 | 草本状小灌木高20~40cm | 小灌木,可高达1m | 灌木高1m |
木质茎 | 横卧土中或稍露地上 | 明显,直立或部分匍匐 | 茎枝较前二种粗壮 |
草质茎 | 分枝少,节间少(2.5~5.5cm) | 分枝多,节间短(1.5~2.5cm) | 节间长(3~6cm) |
叶 | 2片,裂片锐三角形,下部筒状占1/3~2/3 | 叶大部合生上部1/4分离 | 叶多为三片轮生,基部2/3合生,裂片短,三角形。 |
归经:入肺、膀胱经。
功能:发汗、平喘、利尿。生用发汗力强,蜜制多用于平喘息止咳。
主治:风寒感冒,气喘咳嗽,水肿。适用于感冒风寒表证无汗者。
临床应用:主要用于平喘和治疗外感风寒。
1、用于平喘止咳。一般需配杏仁,为增强平喘作用。在肺热喘咳时(如肺炎、急性支气管炎),必须用石膏等清热药,入麻杏石甘汤;在肺寒喘咳时(如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),须加用干姜、细辛、五味子,为加强散寒、祛痰、镇咳的作用,方如小青龙汤。
要注意的是,******虽有治喘作用,但连续长时间使用后,效力会大减,所以,慢性咳嗽者一般不宜久服,可间歇使用。******有兴奋大脑皮层的作用,如用量较大,往往会引起过度兴奋而致失眠,用时宜从小量开始,逐渐探索合适的分量。用蜜炙******副作用较少。
2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(如感冒和流感早期)。冬季外感,寒邪在表,脉浮紧,头、身肌肉紧张而疼痛者,用之最为合适。春夏秋的外感风寒也可以用,但伤风有汗则不宜用,所谓“有汗不得用******”,以防发汗太过。 ******配桂枝,更能增强发汗作用以解散风寒,方如******汤。
3、用于治疗水肿。取其有发汗、利尿的作用以减轻水肿。一般与白术同用。治疗水肿而伴有表证者,偏寒的,配羌活、防风;偏热的,配石膏。
4、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。配薏苡仁或白术等,通过发汗祛湿,缓解疼痛。
使用注意:有高血压者慎用******,用于解表时可以用紫苏叶代替;用于风湿关节痛时可以用鹿含草代替。
用量:常用量:1.5~9g,用4.5~6g较普遍。虚弱者用2.4~4.5g便可。体质稍好者用于发汗、平喘时,有时须用至9~12g,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时,用量可较大。
处方举例:1、******汤《伤寒论》:******6g、桂枝6g、杏仁6g、炙甘草3g,水煎服。
2、麻杏石甘汤《伤寒论》:******4.5g、杏仁9g、生石膏18g(先煎)、甘草3g,水煎服。
3、小青龙汤《伤寒论》:******6g、桂枝6g、白芍6g、细辛3g、干姜6g、五味子3g,制半夏6g、炙甘草3g,水煎服。
注:主要成分:******硷、伪******硷,挥发油。
附:******根:为草******的干燥根。呈圆形,有分枝(支根),外表赤褐色,木质坚硬,断面淡红或黄白色,细腻放射状纹理不明显,味微苦。不发汗而能止汗,多用于体虚多汗者。
现代药理研究:
1.
2.
3.
4.
5.
6.
7.
8.
9.
10.
发汗
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、******碱。
② 条件 温服、温热条件。
③ 作用机理:·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→汗腺分泌↑;·兴奋中枢,外周α受体。
平喘
① 有效成分 ******碱、伪******碱、挥发油、此外,2,3,5,6-四甲基吡嗪 L-α-萜品烯醇。
② 机理
促进NA和Adr的释放。
本身激动β-R→激活Ac→促进cAMP产生。
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。
促进PGE的释放。
直接兴奋α-肾上腺素受体→血管收缩→粘膜肿胀减轻。
抑制抗体产生。
③ 作用特点 缓慢、温和、持久,可以口服。
利尿
① 有效成分 d-伪******碱。
② 作用 尿量增加。
③ 机理
扩张肾血管→增加肾血流量。
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。
抗炎、抗过敏
① 有效成分 伪******碱、甲基******碱、******碱。
② 作用机理
抑制过敏递质释放;
溶血素减少,呈抗补体作用。
镇咳、祛痰
①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1/20。
②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,******挥发油。
解热、抗菌、抗病毒
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。
②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,甲、乙型溶血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肺炎双球菌、炭疽杆菌、白喉杆菌、大肠杆菌、奈瑟双球菌。
③ 抗病毒 流感病毒。
鉴别:
该品横切面:草****** 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;脊线较密,有蜡质疣状凸起,两脊线间有下陷气孔。下皮纤维束位于脊线处,壁厚,非木化。皮层较宽,纤维成束散在。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。维管束外韧型,8~10 个。形成层环类圆形。木质部呈三角状。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;偶有环髓纤维。表皮细胞外壁、皮层薄壁细胞及纤维均有多数微小草酸钙砂晶或方晶。
中****** 维管束12~15个。形成层环类三角形。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。
木贼****** 维管束8~10 个。形成层环类圆形。无环髓纤维。
******商品以干货,茎枝粗壮,圆柱形,淡绿色,内心充实,味苦涩,不带跟,无杂草,不霉变者为佳。商品以草******为主流商品,现从******碱含量衡量,认为木贼******为佳,草******次之,中******最次。
性状草质茎是细长圆柱形,少分枝;直径1~2毫米,有的带少量木质茎。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,有细纵脊线,触之微有粗糙感。节明显,节间长2~6厘米。节上有膜质鳞叶,长3~4毫米;裂片2(稀3),锐三角形,先端灰白色,反曲,基部联合成筒状,红棕色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呈纤维性,周边绿黄色,髓部红棕色,近圆形。气微香,味涩、微苦。